查看原文
其他

王顺君 | 历史上的今天,发生过这么多大事,而你只知道情人节吗?

2018-02-14 王顺君 搜历史


本       文       约      3300       字


阅       读       需       要


min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今天是“情人节”,浪漫的日子。但要说情人节的由来,实在不怎么浪漫。话说公元3世纪的时候,罗马有一位基督教圣徒,名叫瓦伦丁,他是西方版的月老,经常不顾皇帝的禁令,秘密给新人举行婚礼,后来他因此被处死了,时间,就在2月14日。再后来,终于赢得自由恋爱权的人们,为了纪念瓦伦丁的牺牲,就把他殉难的日子2月14日,定为纪念日。再再后来,在浪漫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双重作用下,这个肃穆的纪念日,变成了节庆日。这就是情人节的由来。

然而,仅知道这些,还是too simple了,2月14日其实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天,许多大事都集中在今天发生了,让我们回顾下今天发生过哪些大事。

故事里的瓦伦丁是一个特别热心,喜欢帮人举行婚礼的古罗马修士。

在842年2月14日,两支大军汇聚在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战士们身披斗篷,穿着鳞甲,脚蹬法兰克绑腿,一眼望去长矛如林,寒光闪闪。这两支大军可不是准备一决死战的,而是前来结盟的。原来这是东法兰克人国王“日耳曼人”路易和他的异母弟弟“秃头”查理率领两国勇士齐聚此地,结盟对抗他们的大哥——名义上全体法兰克人的国王洛泰尔。

这场兄弟内斗的背景相当复杂,他们都是第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大帝的孙子,他们的父亲“虔诚者”路易一世按照日耳曼人诸子分封的传统,在生前就把广大领土分给三个儿子。无奈兄弟分家总嫌分得不公平,一阵明争暗斗后,实力最弱的两个弟弟就联合起来对付大哥洛泰尔。这次结盟之所以在历史上非常重要,原因是两位国王在手按圣物和福音书发誓的时候,为了让对方的人马听懂,都使用了对方的方言讲话,路易说了条顿语,而查理说了乡村罗曼语,这两种语言就是如今欧洲重要的两大语言德语和法语的前身了。民族语言的出现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标志之一,那么今天可是载入德法两国历史的大日子啊。而且斯特拉斯堡誓言告诉我们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想当个好领导就要多学几门外语,这能迅速拉近和外国友人之间的关系。

会说外语的好领导“日耳曼人”路易和“秃头”查理

由于今天是个好节日,那么像加冕典礼这样的隆重盛事也必不可少,在1014年2月14日,罗马教皇本笃八世就在罗马的老伯多禄大殿里将“罗马人的国王”亨利二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要说普罗群众对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相当不了解,其实这个名称是后来为区分之前的“罗马帝国”而创造的,在中世纪,国号就是“罗马帝国”(Romanum Imperium),因为这个罗马帝国由德意志人主导,后世就有好事者将其皇帝称为“德皇”,事实上因果倒置了。而18世纪,伏尔泰更是将其贬斥为“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这更是大错特错。在中世纪时期,它可是名副其实将神圣、罗马和帝国都囊括其中的国家。

这场举行在老伯多禄大殿里的加冕仪式是最好的例证,亨利国王是站立着,而非跪在教皇的面前被戴上皇冠的,随后本笃八世为他涂上圣油,“涂油礼”是可以上溯到圣经时代专门为天主所选的君王举行的特殊仪式,表明他已经超脱凡人之上,以神圣的姿态统治世人了。然后两位高级神职人员给加冕完毕的国王递上两件重量级圣物,于是,亨利右手拿起了俗称“朗吉努斯之枪”的圣矛,左手拿起了“帝国之剑”,在两位的扶助下威严地展示给所有在场的人,此时教堂里所有人都高声唱起垂怜颂,此情此景,想必非常神圣庄严。亨利二世的统治国势强盛,并且他因为虔诚,在死后被封为圣徒,成为唯一一位位列圣品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许他这样非凡的一生,就是因为在圣瓦伦丁日举行的加冕礼而沾染的好运也说不定哦。

亨利二世的福音书里描绘耶稣基督亲自为亨利加冕,在中世纪君权必须神授

然而,在1076年2月14日,罗马教皇额我略七世在罗马召集的四旬斋宗教会议上,宣布将另一位神圣罗马帝国亨利四世绝罚,这一举动开启了中世纪最为激烈的教权和王权之间的斗争——主教续任权之争。所谓的“主教续任权”就是指派主教和修道院长等教会要职的权力,在中世纪早期,国王常常雇佣受过良好教育的天主教主教来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所以主教人选类似高级官员,由君王决定人选。德意志境内的主教皆为皇帝之附庸,皇帝授予其权戒,主教向皇帝效忠宣誓,主教区即其封地,皇权全面凌驾于教权之上,甚至插手罗马教皇的废立事宜,例如皇帝亨利三世曾经一口气废掉希尔维斯特三世、本笃九世和额我略六世这三位罗马教皇,扶植了一位德意志主教成为教皇达马苏斯二世,要说这个时候的神圣罗马帝国真是权倾天下,风光无限。

然而,好景不长。亨利三世去世后,即位的亨利四世年幼无知,而且这位小国王是由一群大兵抚养大的,由于受到的教育不佳,年轻的亨利成为一位“见女人就追”的登徒子,但罗马教会此时由一位虔诚又坚强的教皇额我略七世所领导,他决定要杀杀帝国嚣张的气焰。当不知天高地厚的亨利四世想在米兰总主教的职位上安置自己人时,额我略七世立即与他打大出手,争夺得面红耳赤,因为米兰是意大利重要程度仅次于罗马的教区,额我略七世这位立志于将罗马教会提升到至高地位的改革家自然绝不退让,双方激烈争夺之中,25岁的亨利还想仿效其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威,他召集德意志的主教们,宣布额我略是一个“篡位者”,这下捅了马蜂窝,于是就出现了前文的那幕,额我略七世于2月14日庄严地宣布,他行使由基督授予伯多禄的“捆绑与释放”权柄,将亨利绝罚并废黜了他的王位,所谓绝罚,就是革除教籍,赶出基督教会,在中世纪,不管是国王皇帝,教廷这手一出,绝对够人喝一壶。

这场教皇与皇帝的终极PK是这样收场的:1077年,实在顶不住压力的亨利四世,不得不向教皇低头,他率众南下意大利,到教皇驻跸的卡诺莎城堡请罪,身披毡毯,免冠徒跣,在城堡门口垂手侍立,表达忏悔。据说亨利四世站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放他进来,又在他一番哀恳之下,才恢复了他的教籍。这就是基督教历史上有名的“卡诺莎朝觐”,虽然细节描述可能有一定夸张,但皇帝的屈尊降贵,扎扎实实标志着教权就此剋翻皇权,成了中世纪欧洲头号势力。但经历卡诺莎之辱的亨利四世,后来卧薪尝胆,又率领军队把额我略七世赶出罗马,报了当年之仇——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卡诺莎朝觐

这场帝国与教廷的至高领导权的激烈争夺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直到双方在1122年签订《沃尔姆斯政教协定》才告一段落。而且余波绵延数个世纪,成为整个中世纪政治史中最重要的篇章之一。罗马教廷成为这场激烈斗争的胜利者,圣座摆脱了那些指手画脚的皇帝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再也没有皇帝可以随意废立教皇了,基督的代理人终于战胜了恺撒。

在欧洲历史上,瓦伦丁日常有大事发生,也许还真和这位圣徒好事的热心性格有关,瓦伦丁的头骨至今还保留在罗马的Basilica di Santa Maria in Cosmedin(希腊圣母堂)之内,要说这一长串洋文名字,恐怕大多数人都会犯晕,然而说这是电影《罗马假日》中,公主和记者在“真言之口”前幽默桥段的发生地的话,那就尽人皆知了。当公主以为美国记者乔伊·布莱德利的手真被中世纪的河神石雕的嘴巴咬住不放,她拼命帮助他将手拔出来之后,却发觉乔伊的手已经不见了,她惊惧地大声尖叫,但乔伊变戏法一般把手从袖子中伸了出来,两人拥抱在一起开怀大笑的场景成为大银幕上永恒的经典。殊不知在一墙之隔,另一侧祭坛上的圣髑匣里,正展示着圣瓦伦丁的头骨。也许这部爱情浪漫电影所具有的清新真挚的特殊魅力,就是受瓦伦丁这位情人们的主保的“圣光照耀”,也未尝不是一种饶有趣味的解释。

电影《罗马假日》中浪漫经典的桥段,老阿姨,不,瓦伦丁在看着你们!

瓦伦丁这位热心为年轻人主持婚礼的修士,在死后留下了如此甜美的节日,并让年轻人满怀柔情蜜意地过了一千多年的情人节,谁能料想到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后,在1969年的典礼改革上,他被以“不可考”的理由开除圣籍了,也就是说天主教会不承认他的生平事迹,不再把2月14日作为他的瞻礼日了,这可真是一个讽刺的结局!

罗马希腊圣母堂中圣瓦伦丁的头骨,头骨上戴着精美的花饰,玛丽苏的爱意已经爆棚。

不过,也许是这样一位如此充满爱的圣徒,被一个宗教据为己有太不博爱了,无论教廷的态度如何,情人节已经变成了全人类的节日,而瓦伦丁,这位已经不是圣徒的圣徒,在爱情中永生了。


-  推荐阅读  -

王顺君 | 哪有什么贞操带?绿帽子才是中世纪骑士标配

王顺君 | 欧洲贵族真的拥有过“初夜权”吗?



值班主编 | 曲飞   值班编辑 | 小窗   主播 | 水滴

这是第 101 篇文章

- END -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